随着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,成千上万的淘宝村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,越来越多的农民因淘宝村受益,而随之诞生的“淘宝村模式”也因中国各地农村的争相复制而变得炙手可热。那么,淘宝村模式真的可以复制吗?如果可以,又该如何复制?近日,体育外围平台APP教授、浙大CARD农村电商研究中心主任郭红东应邀出席第三届中国“淘宝村”高峰论坛时表示,要复制淘宝村模式,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。
体育外围平台APP教授、浙大CARD农村电商研究中心主任郭红东
活动当天,省商务厅副厅长徐高春、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、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位经济专家、学者、嘉宾,以及35个淘宝镇、300余个淘宝村代表等齐聚丽水,就“淘宝村”以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进行了探讨。
论坛上,浙大管院郭红东教授点评了“山东省曹县大集镇”的案例。他认为,目前互联网改变了农村、农民,促使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。此外,他还对“淘宝村”提出了2个问题:能不能复制?可不可以持续发展?
大集镇,位于山东省西南部,现有户籍人口4.45万,辖32个行政村、86个自然村,总面积45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5万余亩,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农业乡镇,工业基础薄弱。自2013年以来,依托表演服饰产业发展电子商务,呈现一种裂变式、集群式的发展趋势。2014年该镇电商销售额超过5亿。
基于上述案例,郭红东教授提出,复制大集镇农村电商发展的模式,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:
一,应利用当地的文化传统、能人巧匠对接市场,抓住本地有特色、有传统的工艺品来发展地方的电商;
二,利用回乡创业人士、返乡大学生等“新农人”;
三,政府需有为。尤其在欠发达地区,政府一定是要大力作为,在基础设施建设、氛围营造、公共服务方面都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此外,郭红东教授认为大集镇在生产专业化、服务社会化、经营组织化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经验,参照这“三化”,农村淘宝才能得以持续发展。
关于淘宝村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研究员金三林认为,发展得比较好的淘宝村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:“4个一、3个转、2个拓”。“4个一”:一个好的产业基础、一批带头人、一些好平台、一个好政府;“3个转”:农业转型升级、农民转业、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;产业的拓展升级、横向领域拓展。最后,他提出,今后农村电商的溢出效应需往更多农民身上拓展。
信息来源:浙大农村电商研究
关注方式: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或者 输入微信号:zjusom-wechat 即可成功添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