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浙大管院企业管理系本科生党支部的成员们与支部对接领导、管院院长吴晓波教授相聚管院教工之家露台,背靠管院,面临启真,于湖光柳色中,畅聊“我们的二十岁”。
座谈会上,吴晓波院长娓娓讲述了他的二十岁以及一路走来的感悟: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学生(77级)考进浙大——在浙大珍惜机会努力学习——工作五年后重新考研来到管院——研究生毕业时阴差阳错但又顺其自然地攻读博士学位——担任院长职务并坚定地走改革开放之路,为将浙大管院打造成国际一流体育外围平台APP而不懈奋斗。
至今,他仍清晰地记得2009年院长就职演说中的话:
我不相信,天上会掉馅饼!
我不相信,大家只是在混饭吃!
我不相信,我们当中没有一流!
我不相信,体育外围平台APP就不会管理!
我不相信,体育外围平台APP就不能成为浙大的楷模!
慷慨激昂的一番话,现场情景再现,掷地有声。一路走来,他坚定地带领大家做着许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,带给大家如今管院的灿烂。
“年轻时要多做一些‘赶鸭子上架’的事”
“来自竞争的繁荣”和“健康力量”是管院学子们耳熟能详的词语,前者来自德国战后第一任经济部长艾哈德《来自竞争的繁荣》一书,后者是吴晓波院长本人10年在北京的一次欧盟教育代表处会议上的讲话。这样的坚信,后来成为浙大管院的育人宗旨:培养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健康力量。
吴晓波院长说,年轻的时候,要多做一些“赶鸭子上架”的事情。年轻人的潜力很大,在错误中学习是最快的。回忆当初做学生时,在英语并不娴熟时就主动给德国专家担任翻译,还出了不少洋相的经历,他分享给同学们的经验是:“年轻人要多尝试新的东西,要认识到你所做的事情的意义,相信自己的潜能,然后坚持在社会需要的领域做出你能做的贡献。”
“有理想地吃亏,就是占便宜”
作为一名老党员,吴晓波院长感慨万千,他告诉年轻的党员们:不要总是想着做聪明的事,更不要看不到提升的空间。提升自己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认真参加党组织生活,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重要传统。通过坦诚地相互提出意见和建议,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,是年轻人成长、发展的重要方式,也是人格塑造的过程。
他还指出,年轻人要有责任感,有担当精神,如此,潜能才能发挥得更好。而且,要敢于做一些常人眼中的傻事。“看到所做事业的意义,有理想地吃亏,就是占便宜”。
“我该做些什么,让国家和社会更好?”
谈到本科教育,吴晓波院长开始了自我批评,他认为目前学院在专业与课程设置上还可以做到更好,老师们与同学的交流互动应该更多。“社会上有很多急需人才的新兴领域,比如商务数据分析、连锁经营、兼并收购、全球化经营等,未来,学院可以在开设相应专业上努力,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......”
在交流过程中,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吴晓波院长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。他总是在思考:我该做些什么,让国家和社会更好,并且马上付诸实践,坚决改进,不断前行。
这种保持学习、不断前进的心态,让管院学子们受益良多。
“未来的管理人才趋势是cross function”
在提问环节,被问及“浙大管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没有设置硕士培养环节,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与初衷?”时,吴晓波院长表示,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,以更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。在原有的硕士学位项目中,研究生花一年时间学习课程,再花一年时间实习和写毕业论文,既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非常不够,又在学术能力的成长上严重不足,两头不靠。不如让有深厚学术兴趣的同学直接读博士,成为优秀的学者;或者让实践取向的同学直接去实践第一线历练,而后攻读MBA,成为有效的管理者或企业家。而且研究表明:随着网络经济的崛起,做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的,学人力资源专业出身的在减少,做营销经理的更少本科学习营销管理专业。未来的趋势是cross function——不仅需要一个专业的背景,还要跨学科、跨功能的综合能力培养。
他建议同学们在本科期间加强对自己的认知,做好职业生涯规划,判断自己是适合做实务还是做科研,早日找到自己的兴趣,从而在毕业时及时选择就业或是深造读博士。
“自我批评、主动担当、内驱力、人生定位...”
对于正处“20岁风华正茂”的管院学子们,吴晓波院长在交流中不断强调“自我批评”、“主动担当”、“内驱力”以及“人生定位”等关键词,他告诫同学们,凡事要从自身找原因,要做好随时迎接变化和挑战的准备,要主动提升自己,要具备良好的内驱力......
他建议同学们毕业后不要害怕到小公司历练。当然,到大公司、外企也无妨,但重要的是,应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,在最能锻炼能力的环境中健康成长。
“要学会生活,但不要屈服于生活”
美好的时光更显短暂,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下午五点多,畅快的交流让同学们意犹未尽。做了几次告别,大家却不舍离场。最后,吴晓波院长以三个字结束了此次座谈:“不屈服”!。
“不屈服”,来自他最喜欢的那句话——“生活,而不为生活所屈服”。他希望大家在校学习要“努力学习,而不为学习所屈服”,今后工作了,也“努力工作,而不为工作所屈服。”
同学们纷纷在会后表示,吴院长的交流分享,让他们受益匪浅。“20岁,本是个迷惘而不知所措的年纪,但吴老师眼中的‘20岁’,是那样明晰且充满健康力量,对于未来,我想我已经找到了努力的方向。”一位现场学子如是说。
关注方式: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或者 输入微信号:zjusom-wechat 即可成功添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