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益于新股市场发行正常化,以及新股上市后平均开板涨幅的回升。今年以来,打新基金收益呈回暖之势,部分打新基金近一个月涨幅达到6%,不少公募基金再次燃起打新热情。
对机构而言,打新股是一项必备的“技能”,相比A股市场的牛熊多变,打新近乎零风险的收益是提升产品净值的利器。一些偏债的混合型基金在做市场推广的时候,都会提到正在进行打新,打新成为最大的卖点。
然而,随着打新门槛大幅提高,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停板数量减少,股票底仓一旦波动过大,很有可能大幅蚕食打新收益。那么,打新基金是否一定万无一失?投资者在选择此类型基金产品时,又该注意些什么?杭州日报近日就此话题采访了体育外围平台APP副教授陈俊。
体育外围平台APP副教授陈俊
近一月涨幅达6%,打新基金强势回归?
记者观察:所谓打新基金,是指资金用于打新股的基金。2017年以来,IPO常态化带来新股供给增加,1月以来,每周约有12只新股发行上市,为机构打新提供了足够的选择。部分打新基金近一个月涨幅达到6%,打新基金再次成为低风险偏好资金的青睐对象。
吴强:据统计,从目前的六十多只打新基金来看,平均规模大概13亿元,整体规模为850亿元。如果按照12亿的规模计算,全部新股顶格获配,在2016年的打新贡献率为2.3%。其他时间投资国债企业债等债券,扣除仓位的影响外,全年大概有4.5%的收益。两者相加,全年累计收益可达6.8%。
徐常伟:“纯打新”基金规模不大,主要以“股票+打新”的混合型产品为主。其中,打新可为产品带来4%左右的年化收益率,其他则来自股票收益。而机构在操作这类基金时,会选择长期绩优的“白马股”,风险波动小,加上目前“白马股”涨势较好,我估计这类基金产品行情还是向好的。
陈俊:目前,市面上超过2000多家公募基金都参与到了新股网下申购。今年以来,随着新股发行常态化,新股发行的速度也有所提升,加上二级市场企稳回暖,积极参与新股申购的基金产品收益相应提升。我认为,若当前新股发行态势和二级市场结构性行情延续,这股打新势力还将持续。
门槛大幅提高,打新基金还能买吗?
记者观察:2017年打新环境的另一个变化是打新门槛大幅提高。2016年上半年,打新门槛还在1000万元到3000万元之间,下半年飙涨到5000万元。现在看来,市场上打新基金的门槛为6000万元。
徐常伟:目前的打新门槛对于机构来说是没影响的,反而可以挤掉一些参与打新的散户。打新门槛越高,对购买打新基金的投资者来说是利好消息,这意味着分享打新红利的竞争者越少。对于追求较为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来说,将它作为中长期投资的配置还是值得关注的。
吴强:打新基金主要投资于银行、消费类、公用事业等高分红的蓝筹股,这些板块符合其风险偏好。另外,除了配置股票仓位获取打新资格外,还会配置债券、国债逆回购等仓位,来增加相对安全的收益。
陈俊:对于普通中小投资者来说,打新股门槛虽低,但受资金量和市值所限,新股中签率也很低。通过机构参与到打新中更有可能分享到打新的红利,风险也相对更小。
收益呈两极分化出现 打新基金怎么挑?
记者观察:2015年底IPO新规的颁布,让打新基金的收益出现分化,因为新规要求打新账户必须保持股票底仓,基金必须被迫持有股票。因此,股票底仓一旦波动过大,很有可能大幅蚕食打新收益。
徐常伟: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,打新基金收益需要扣除基金公司的管理费,一般为本金的0.5%-1%。还有一些股票型基金转化而来的打新基金产品,其管理费较高,为1.5%。由于打新基金的收益率原本就不高,最好选择管理费低于1%的产品。
吴强:基金规模要适中,因为越大的规模,顶格申购获配的收益被稀缺的程度越大。选择基金规模大于1.2亿元,而小于2亿之间的,此等规模的打新基金可以最大化打新所得收益。
另外,在基金的资产配置占比上,股票仓位最好在15%以内,债券则高于80%。
陈俊:从目前看,打新的技术含量并不高,关键是底仓股票标的的选择,因此,选择打新基金之前,不妨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,看看基金经理的底仓是怎么设置的,分析季报、年报中重仓股及行业配置。同时也可以关注基金的历史业绩表现和管理实力。
信息来源:杭州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