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尚全:我们为何离不开民营经济?

在以“改革”为终身事业的“改革亲历者”高尚全看来,民营经济离场论是混淆视听,弄得人心惶惶。

发布时间:2018-10-29来源:系统管理员浏览次数:15

    今年9月,一篇网文称“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,应逐渐离场”,提出民营经济不宜继续盲目扩大等观点,引起舆论哗然。

    虽然此后,陆续有人表达了对该观点的批驳,但依然掀动了部分人的情绪,增加了大众对民营经济的焦虑。而这些,也让快90岁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、体育外围平台APP国际顾问委员会名誉委员高尚全看在眼里。

    作为一位以“改革”作为终身事业的“改革亲历者”,高尚全对改革开放40年来的改革举措与经验教训有着深切体会。在他看来,民营经济离场论是混淆视听,弄得人心惶惶。

    日前他在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发表了题为“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”的演讲。他多次强调,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要长期坚持,中国离不开民营经济。

    高尚全曾六次参与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,其中,就包括正式提出“公有制为主体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,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”的党的十五大报告。高尚全认为,民营经济离场论,是对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”的误解。他表示,改革开放再出发,依旧要正确理解其地位和作用。

 高尚全.jpg

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、体育外围平台APP国际顾问委员会名誉委员高尚全

  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(以下整理自现场演讲)

    一、基本经济制度的四个特征

    基本经济制度是怎么形成的?它是怎样的定位?有怎样的作用?我想用“424”来概括。

    什么叫4呢?就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四个特征,即重要性、长期性、持续性、平等性。

    01重要性

    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来,“以公有制为主体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,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”。这是完整的提法。把过去“以公有制为主体,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”的方针提升为“以公有制为主体,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,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”。

    这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,是质的提高。因为不是一般的经济制度,而是“基本的经济制度”,所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。

    02长期性

    基本经济是同初级阶段相联系的,是初级阶段条件的经济制度。初级阶段是什么概念?在起草“十五大”报告的时候,我们学习了邓小平理论,邓小平同志说过,初级阶段要经过“几代人、十几代人、几十代人”才能实现。这个“几十代”是不是太长了?经过请示邓小平同志,邓小平同志回答,把“几十代人”也必须写上去。几十代人是一个长期的,一代人如果十年的话,几十代人就几百年了,所以它是长期性。

    所以我们在理解上,有的把长期化变成短期化,有人说我们这一辈子可以看到共产主义了。有人说我们根据大数据发展,可以搞计划经济了,这完全是一种误解。

    03持续性

    今年这个方针,明年可能是另外一个方针,但基本经济制度和初期阶段相联系的,因此必然是持续的。

    今年是这样的,明年仍然是这样的;前40年是这样的,后40年或者更长时间,几百年都需要坚持下去。

    04平等性

    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着对民营经济的歧视,有人认为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,国家投资是社会主义的,私人投资是资本主义的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,“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占有生产资料,公平参与市场竞争,同等受到法律保护”,这三句话非常重要,把各种所有制的平等地位提出来了,而且要受到法律的保护。

    所以我觉得这个对基本经济制度和民营经济有一个变化。过去我们起草中央文件时,不用民营经济,为什么?因为所谓“民营经济”,是从经营视角提出的,国有也可以民营,集体也可以民营,所以中央文件一直用的是非公有制经济。但现在,中央领导讲话中,都用了“民营经济”。

    现在大家知道“民营经济”是什么概念?大家心里有数了,民营就是私有经济和个体,还是所有制实现的形式。所以民营经济原来是非公有制经济,现在我看总书记也用了民营经济,刘鹤同志也用民营的概念。这是一种对民营经济认识的提高,可能将来中央文件上也会用民营经济。

    二、两个“分不开”

    第一个“分不开”,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变化,人均GDP从改革前155美元到现在的9000美元。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经济体,我们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,占了世界经济的1/3。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,人均的居民收入从三百多块钱增长到三万六千多块钱,这样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,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制度共同发展是分不开的,也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分不开。

    第二个“分不开”,是在党对于民营经济认识不断深化,在党的引领下、支持下发展起来的。从开始的时候,公有制经济是主体,非公有制经济只是起补充作用。后来也有提升到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再后来提出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即毫不动摇发展公有制经济,毫不动摇支持、鼓励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。

   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考察辽宁的时候,强调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。重申了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强调了要支持和保护民营经济。

    “十九大”提出来要“保护人身权、财产权、人格权”,保护非常重要,也非常及时。那么怎么样保护?习近平同志说,要营造民营经济的营商环境和法律环境。离开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,离开了民营经济的发展,人民生活不可能提升,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不能发挥。

    这里我想说一下,邓小平“北方谈话”的故事。1978年我国所有制结构说明,国有经济占比77%还多,集体经济占比22%,几乎没有私人经济,只有小量的个体经济,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原因,我国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。邓小平19789月访问朝鲜后经过辽宁等考察后说: “我们的人民太苦了,工人工资很低,农村非常贫困,这就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?人民不能再苦下去了。国外有一个议论,就是中国人到底能够忍耐多久?如果说社会主义是贫穷的社会主义,要这样的社会主义干什么?人民就有权抛弃我们。改善人民生活,社会主义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
    我们过去对“南方谈话”比较深,但是对“北方谈话”了解并不多。“北方谈话”,为改革开放打下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。

    三、四个“离不开”

    首先,实现中国梦需要四个“离不开”。我们要实现两个百年,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什么?我觉得离不开经济制度,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,这是第一个“离不开”。

    第二,人民生活的提高,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。靠什么?靠基本经济制度,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。

    第三,要创新发展,要建设创新型国家,我们也离不开多种所有制经济、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。

    第四,要缓解就业压力、保障就业,更离不开多种所有制经济、更离不开民营经济发展。

    所以,现在都用了“56789”,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用了。我看刘鹤副总理还用了两次,就是民营经济的贡献占了50%,在GDP当中占了60%,在创新上占了70%,在解决就业的总量解决了80%,新增就业占了90%,新增就业怎么解决?就靠民营经济解决发展。所以这是四个“离”不开。

    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中,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不是对立的,而是互相依存、互相促进的。但是过去我们的体制上,是两股轨道运行的,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,乃至法规都是分别制定的。两种轨道运行要变成一种轨道上运行,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共同发展,而不是你吃掉我,我吃掉你,这就是混合所有经济的由来。

    所以我觉得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,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长远意义,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下去,必须完善。过去靠这个,那么我们“改革开放再出发”也要靠这个,离不开它。但是,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奇谈怪论,提出什么民营经济“离场论”,私有制“消灭论”,两论严重干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,干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,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共同发展。民营经济的“离场论”和“消灭论”,都是不得民心的。

    今天讲话没用稿子,我为什么不用稿子呢?快90岁的人了,我讲话不用稿子用脑子,这样可以延缓老年痴呆症,可以延长寿命!

 

 

 

文末二维码.jpg

关闭
Baidu
sogou